2009年1月11日 星期日

遊布里恩茲湖

2008瑞士遊記繼續

發生時間:2008/8/4下午

上午看過繆倫的山光,下午就去看山下的水色,將山光水色連在一起還真是有道理,有山光的地方就是有美麗的水色,早上陽光燦爛,但這下午陽光開始跟大家玩捉迷藏,光線這東西有時還真是不能缺,既是玩捉迷藏,當然就有那突然的驚喜,如果沒有那突然的驚喜,我想以著布里恩茲湖(Brienzersee),那特殊的湖色,或許也不單調。


離開勞特布魯尼(Lauterbunnen),搭火車到因特拉根東站(Interlaken Ost),走出月台就看見碼頭,時刻設計精良嗎?不需等待多久,我們要搭的船就進來準備靠岸,上船後依著慣性走到船頂,這樣沒有遮蓋的視野,讓自然天空包圍下是一種幸福的感覺,船緩緩離開碼頭,岸邊一處湖邊人家的花園連著湖裡的草叢,形成一片嫩綠柔軟的地毯,映著帶著乳白色的湖水,還有幾隻水鴨和天鵝悠遊其間,那視覺美感真讓人驚呼連連,就在我們的驚呼中,看見查票員上來查票,哇!晴天霹靂艙頂是頭等艙,我們只得回到第一層甲板。



驚呼下拍到的美景。

現在才走下來許多好景位置都有人了,那就窩在一側的甲板上,剛剛看過那樣的景色,心滿意足,不想到處走動,就靜靜坐在這享受悠閒,讓思緒任意遨遊。

↑第一個船停靠的小鎮。

碼頭有些人下有些人上,之後又啟程,到終點下船中間好似停靠了2次,既讓思緒任意飄飛,這中間我實在也沒認真去注意。

↑這處的熱鬧有別於眼中一直飛過的景色,我已飛散的注意力又被拉回,仔細瞧怎會這樣熱鬧,原來那是一個河口,河有人泛舟而這湖就是泛舟的終點。

我們一群人佔住的這一區,一開始沒人親睞的區域,後來天氣突然變得陰沉風大,這側遮風突然變熱門了,人多多些干擾,但這個干擾我很喜歡,一個金髮小女孩就扶著欄杆,在我們前面舞動身軀,可愛極了。

↑自得其樂舞動身軀的小女孩,短袖?風大,我有點冷哩!

↑到達布里恩茲(Brienz)遊湖結束。

↑火車進站。
將輾轉搭火車回格林戴爾華德(Grindelwald),這晚將去訪瑞士名菜起司鍋,情形可見先前遊記-好吃的瑞士薯餅

明天會到小夏戴克(Kleine Scheidegg)搭少女峰登山鐵路到少女峰車站及健行艾格峰下的碎花布草原看牛群,待續。。。


2009年1月10日 星期六

戲蝶

寒流來襲的第一天,南港公園如何呢?池邊沒了釣客,偶有幾位跟我一樣散步的人走過,翠鳥依舊在他喜愛的位置凝視水面,那位讓我感覺我是不速之客的人,今天沒有出現,這樣的南港公園有一股恬靜的氣息。

滿足的繞池一圈後,準備慢慢走回去,往上走到一條紅土跑道上,大花咸豐草散落在兩旁草叢中,花開的清麗動人,是冬天非常搶眼的野花,這隻白蝶就在這咸豐草花叢中,對於我視若無睹的吸蜜,雖是常見的蝶,但能容許我用近拍模式拍他,讓我感受戲蝶的樂趣,當然是該寫寫他。


小時候菜園常見的蝶,碰見白色的就稱白蝴蝶,黃色的就稱黃蝴蝶,可這樣就沒誠意了,網路上找一下資料,原來這隻是台灣紋白蝶,據資料他可還是雌蝶。第一次拍到這樣清楚的圖片,被蝴蝶身上那些毛嚇到,有時模糊也是很美麗!


嘎嘎昆蟲網-台灣紋白蝶  Pieris canidia (Sparrman, 1768)
摘錄
(粉蝶科)展翅寬 4.5 - 5公分,雄蝶翅膀表面為白色,下翅緣具數枚黑色的小斑點,雌蝶下翅的斑點較大。外觀近似紋白蝶,但本種下翅翅緣具黑色的斑點又稱緣點白粉蝶,紋白蝶下翅表面不具班點。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中高海拔山區,幼蟲以十字花科及白花菜科植物寄主,為菜園、農田常見的種類,喜歡訪花,常見群蝶飛舞,棲息量很大。

上周看見的油菜花田中,漫天飛舞的白蝶有可能就是他喔!有機會再來仔細分辨一下,我以前稱的菜蟲有些就是他的幼蟲,看了昆蟲網中的資料,雖愛蝴蝶的美麗,但對於他的幼蟲與卵,還是不能由衷的說聲,哇!好可愛呀!

2009年1月8日 星期四

例行的到訪突然間變成不速之客

每天的水塘邊散步,已經是我飯後的例行公事,在那我有那主人的自在與悠閒,看看水邊的白鷺鷥群,小白鷺是那的霸主,小白鷺有著鬆鬆飄飛的羽毛,看見人影走近也不在乎,你不在乎看我一眼,我也不在乎的回看一眼,你繼續池邊漫步,我繼續往那翠鳥喜歡待的地方走去,時間多時,我會靜靜的待在翠鳥身後,看著他的一舉一動,野鳥都是很敏感的,我很想看看他的正面模樣,有次他站在水泥的排水管上,迎面看到橘色羽毛的可愛模樣,但只那一下下,他看見我馬上飛到對岸去了,大多時候就只是站在他的身候,看著他凝視水面。


就只是這樣,我還是習慣每天去看看他的背影,今天時間算是多的,本想要多待一下,可我發現翠鳥今天有了新觀眾,帶著長長鏡筒的照相機,看到我走近立刻豎起食指比出噓的動作,怎麼今天我突然變成不速之客。

剛開始對於翠鳥有新觀眾是開心的,在那我靜靜待了一下,之後發現那攝影者並沒有那溫柔與耐心,他說:那邊那一隻我等很久,手很痠也不捕魚,嗓門之大,我想我是翠鳥也只會嚇的東張西望,對於一點都不溫柔的拍照者,我想走了,時間湊巧吧!他的同伴去看另一隻他口中等很久都不捕魚的翠鳥,我起身剛好跟著他的同伴,我聽見他緊張的跟同伴說:不要過去啦,一個人看他可以,2個人看他他會飛走,是這樣嗎?我跟我同事也曾靜靜看很久,怎麼不飛走,原來耐心與愛心不一定是生態攝影人的特質。

我想起小海豚說:他喜歡墾丁,每天早晨上班前總會去他喜歡的海岸或草原拍照,每天出去但不一定會有收穫,但還是很高興的每天出去拍照,就這樣我以為每個喜愛拍照的人,都跟他一樣一切隨緣。

對於這個人的不悅,一個壞念頭出現,翠鳥呀!今天你要有骨氣,就是不要表演捕魚給他看。

我幾乎是天天去看他,能剛好看到他捕魚的時候也不多,看了網路上黃荊家介紹翠鳥,他說:翠鳥會捕剛好大小的魚吞下,但有天真是特別了,他捕了一隻比較大的魚吧!看他奮鬥很久才吞下,雖知道拍不清楚,但還是拿出來拍,一樣模糊的照片,但那場秀真精采。

↑那天是下雨天,我靜靜站在身候看著站在樹枝上的他。
 

↑俯衝而下,停到另一處岸邊樹枝上。
 

↑被我的身影嚇到嗎?換到另一處泥地,口中的魚還在。
 

 

↑就在這泥地奮鬥許久,左甩頭右甩頭還前彎。
 

↑吞到喉嚨了,張開的鳥嘴沒有魚囉!

我問到賞鳥望遠鏡了,原來不是很便宜,我得到的答案摘要;雙筒望遠鏡,要直筒要防水要耐摔, 8*32 or 8*40這個倍數與口徑是倍率,攜帶性與價格最好的折衷,價格約9000-15000。

不能待水塘邊,我隨意四週逛逛,發現草皮有美麗的蹤影,就是他們黃鵪菜和紫花酢醬草,謝謝這兩種美麗的花,消減我在水塘邊感受到的敵意。

↑黃鵪菜,聚集的小花但真是美麗無暇。
 


↑紫花酢醬草,現在短短的花莖,貼近葉面的模樣,比起夏天長長的莖葉可愛多了。

網路資料:黃鵪菜-菊科
科別:菊科。
別名:黃瓜菜﹑山芥菜﹑山根龍、山菠薐、黃瓜菜、土芥菜、野芥菜、芥菜仔。
葉:葉片為羽狀深裂且有柄,密集著生在極短的莖上。
花:開花時自葉叢中長出纖嫩的花莖,花莖上有1~4枚小葉片,莖梢開黃色的頭狀花序,由十七至十九朵舌狀的小花所組成。
果:果實成熟後,由白色的冠毛隨風飄揚到各處。
菊科的「每一朵花」,事實上都是由很多小花聚集而成,並且排列成頭狀。菊科植物的另一個特色是:在花序下方有個總苞,將小花們堅固又密實地圈圍住,讓它們看起來就和「一朵花」沒什麼兩樣,而花的面積更大,目標也更明顯了。

紫花酢醬草


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

潭雅神真神

潭雅神自行車道真得很神,他總是跟得上流行,這次元旦假期又去那騎逛,我發現一株樹頭開滿白花,滿是蜜蜂圍繞,那熱鬧景象就像過年,除了蜜蜂外,幾隻綠繡眼也喜歡在那枝頭跳躍。

心中想著那到底是梅花還是梨花,近幾天看見許多人都去賞梅,網路上滿是漂亮的梅花照片,看來現在是梅花季,我想中國人愛梅,這株應該也是梅樹吧!


這株梅樹屬於車道旁的一家花市,這樣潭雅神自行車道當然神囉!兩旁豐富的花木外,還有這家花市可以賞花,跟得上流行就也不奇怪,看過網路上美美的梅花的照片,本不想介紹這株被蜜蜂團團圍住形成奇觀的樹木,但這幾天看見賞梅這樣流行,潭雅神自行車道也能賞梅的事蹟就應該介紹一下,不愧是我的後花園,呵呵。。。

↑應該滿是蜜蜂的枝頭,但樹太高了,我的相機照不出來。

↑勉強拍一張蜜蜂照。
↑枝頭那隻鳥是綠繡眼,很容易看見,漂亮聲音又好聽,可惜不飛下來也照不清楚。

↑冷冷的天氣,天空總是特別藍。

這車道那天還看見兩旁的櫻花樹結滿花苞,一朵淘氣的已經先綻放,我想春節應該會有一條紅色櫻花道。

2009年1月4日 星期日

看得容易

看著老農老婦人照顧著一畦一畦的菜圃,是那樣愜意。以前,我也看著我家在秋收後,農田也畫出一畦一畦的菜圃,這畦種著長年菜,那畦種著大白菜,在過去哪畦種著花椰菜。

看得容易,現在我知道那還真是看得容易,因著我媽惦記在心的那件事,臨著房子後邊的一小塊地,每每都因旁邊的水稻田引水灌溉,不夠高的田埂,讓水就這樣浸沒那塊地,唸著他站不穩拿不動鋤頭,這個元旦假期就幫她完成吧!


看似輕鬆的動作,拿起鋤頭開始不覺得困難,然而當你要鋤起那泥塊,是要使勁呀!隔天手痠慶幸沒有腰痠背痛,現在感覺還真是慶幸的太早。做這畦徑就這般困難,先前還跟家人說我要開墾菜園,加高畦徑後,手拿碗吃飯都會發抖,趕緊收回我曾說過的話。

↑美麗的油菜花田

現在秋收過後的稻田,不是油菜花田就是波斯菊花田,這番景象非常吸引人,然我家旁邊的農田,秋收後卻是光禿禿一片,這片稻田因無人耕作就出租給附近人家種稻,去年還多種一期麥,今年雖沒過度使用,但怎麼也不種些綠肥,看到土地被這樣賤踏,心中不捨但似乎也無能為力,我只會這樣望土興嘆,然我大姊就樂觀多了,那天載我媽去看舅舅,回來經過菜仔店買了一小撮油菜仔和波斯菊仔,哈哈.....令人興奮。

我們兩個人根本不知道怎樣種,做菜畦種那是天方夜譚,聽大姊的話:就淺淺挖鬆表層土,然後灑下種子,當我們還在賣力的挖鬆表層土時,我媽看見了說:把那些稻草扒掉,種子灑下澆水就可以了。哇!就這樣,為了澆水方便,人家剛剛挖開的那塊地沒用到(種子只有一小撮),怎會這樣我做了白工,期待我們種下的種子會萌芽。

看見新社花田的一些新聞,一堆賞花人賤踏花,跑到花田中,只為留影,對那樣的新聞,沒有親身目睹,那樣的感覺不深刻,就在我們小心翼翼的走著田埂,找著波斯菊的種子後,走回馬路邊,發現一個女生大方得踩著花,到處拍照,看到真是心痛。

↑波斯菊花田

那處波斯菊花田,我已經去過好多次,不是特意設立的花田區人不多,到那的人也都是彬彬有禮,雖是綠肥,但我想連是這花田的主人,照顧花田旁的菜園,一定也走著田埂過去,不然怎會有這樣美麗的花田可以欣賞,有那樣魯莽的拍花人真是無言。我不用賞花這字眼,因為他根本不是賞花。

↑踩著田埂還是可以拍出身處花田中的感覺吧!你看,這輛腳踏車可是停在一條很寬的車道上呀!但這樣的角度車道不是不見了,需要這般粗魯的對待那些花嗎?


潭雅神車道旁有一處花田,去年令我非常驚豔,今年一樣打著旗幟樹著稻草人,但我想我應該不會去賞花,因為那裡變得非常醜,沿著田埂都立起一條條繩子,就怕人踩進花田中。

↑美麗的波斯菊種子。

魯莽的人雖壞了賞花興致,但我對於大姊的新發現還是很高興,這處花田算是早栽,有許多已經花落結種子,波斯菊的種子原來是這個樣子,我採了些種子,灑在花台上,希望他的發芽成功率如同買的種子,若是一樣,有機會應該可以自己收成種子,來年再播種,印象中我媽以前好像也會自己留種子哩!

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完美結束2008

2008的最後一天,天氣冷又下雨的這天,看是怎樣都讓人blue,但我卻體驗到躍動的驚喜。
出門前辦公室同事問:今天還去散步?我說:雨不大去呀!這細雨下的散步,有一種恬靜的感覺,今天一個例外,水塘邊沒有釣客,少了人聲與人影,水塘卻生氣盎然,遠遠聽見翠鳥的叫聲偶而伴隨幾聲粗聒的鳥聲,放慢腳步靜靜走到水邊,野鳥的敏捷我還是嚇飛了蒼鷺,幾次見到蒼鷺想將他的身影留住,但總是不能如願,知道他的害羞,這次我遠遠的將他的身影留住,水面有那美麗的倒影和這極端敏感的蒼鷺,有種模糊的美感,這是我的小DC拉到最遠拍的。


跟敏感的蒼鷺揮別後,繼續沿著水邊步道,聽到那清脆的叫聲,是那種尾巴會晃動的小鳥,我始終沒能看清楚他們,看著他飛落在一片蓮花葉片上,輕輕得靠近,但又不敢靠太近,前幾次發現他在蓮葉跳動時,走近就飛走,是這樣寧靜少有人跡,讓他那警戒的心鬆懈了嗎?我看他在這片蓮葉上跳動啄食許久。

小DC要將他們拍清楚真難,鏡頭距離不夠外,他一直晃動的身體,雖然可愛但要拍照,就希望他能停一下。

凌波仙子是水雉,那我就叫他凌波小精靈,在荷葉上舞動,真是輕巧,模樣非常討人喜愛,聲音也很悅耳,是灰鶺鴒嗎?


網路搜尋:
灰鶺鴒灰鶺鴒不論是否在繁殖季,總是穿著一襲灰色長大衣,搭配了淡黃色的襯衫。在繁殖季時,雄鳥的喉部會變為黑色,恰似在領子上繫上一個黑色領結,更像是個盛裝出席宴會的紳士。由牠們的英文名字(Wagtail,擺尾巴)來看,可知道鶺鴒們最常作出的動作就是晃動牠們那長長的尾巴了!尤其是灰鶺鴒,甚至將牠們的臀部隨同著尾巴一齊搖擺,動作之激烈,更像是個在舞台上搖曳生姿的舞孃。
在台灣灰鶺鴒是常見的冬候鳥及過境鳥,牠們幾乎出現於各種濕地環境:山間溪流、水田、河口濕地都有機會聽到牠們清脆而連續的叫聲牠們多以水邊活動的昆蟲為食,因此常可觀察到這些小傢伙們一面晃著長尾巴,一面沿著岸邊小跑步地追逐小蟲,煞是有趣!

黃鶺鴒,既然我們上週談過了灰鶺鴒,本週我們就來談談牠們的好兄弟-黃鶺鴒吧!許多初賞鳥的人總是搞不清楚灰鶺鴒和黃鶺鴒的差異,尤其是牠們在台灣度冬期間,羽色都不像繁殖季那樣鮮艷易辨。我們冬天看到這兩種鳥兒時,最容易令人混淆的原因之一是:「灰鶺鴒在冬天是黃的,而黃鶺鴒是灰的!」

蒼鷺外型特徵:高93公分是鷺科最大,頭白色,嘴黃褐色,兩側有黑色飾羽,頸甚長,前頸有數條黑線,背面飾羽淡灰色,腳黃褐色。習性:出現於沙洲、沼澤、河口,喜靜立水中,伺機捕捉游過魚類,常混居大白鷺中,蒼鷺的身材比大白鷺還要再大一點,是濕地沼澤中的巨無霸,站立在鷺鷥群之中,顯得特別的搶眼。牠們對於活動的場地一致,除非受到極大的干擾,否則整個渡冬期都可以在同一個區域看到牠們。

想著這凌波小精靈,荷葉跳動時,上下晃動尾巴得可愛模樣,飛行時呈大波浪狀,並伴隨著「唧唧…」的悅耳叫聲,讓我擁有躍動的快樂心情!

我的2008年真的可以完美的畫下句點,還有一件我感覺神奇的事,當我手邊的報告要清完時,總會再來新的案件,但今年我竟然碰到清光報告的經驗,那來年就真的是一元復始,這是個好兆頭,我的新年會有新氣象,也祝福各位也如此,寫到這我的嘴角是上揚的,祝福大家2009新年快樂。

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繆倫

伯恩高地的名峰包括艾格峰(Eiger),僧侶峰(MÖnch),少女峰(Jungfrau)。少女峰更是名氣響徹雲霄,來這地區就會想用各個角度親近他,繆倫(MÜrren)與格林戴爾華德(Grindelwald)分屬於左右兩邊,所見到的視野就截然不同,往繆倫的登山鐵路這中間可以看見三大名峰排排站的畫面。

發生時間:2008/8/4上午

早上經過陡梯下到車站,為了陡梯看見夢山坡的好風景,大家都是早早出門,下坡走得跟上坡一樣慢,就是為了慢慢欣賞這好畫面。

↑火車開出,一再看的風景還是另大家頭手攀著往下拉開的車窗,舉著相機猛拍。

要上繆倫就要到火車會分開的那一站茲瓦魯奇尼(ZweilÜtschinen),轉搭往勞特布魯尼(Lauterbrunnen)的火車,火車快到茲瓦魯奇尼的一處河邊草地,好美有一大片的虞美人(有人稱罌粟花,其實是罌粟花的親戚),我很認真的記下站名,想有機會我想在那特地下來看看他們,可惜沒有那樣多餘的時間,遺憾總是最深刻美好的記憶,這一片車上拍模糊的花海有我很多的想像。

↑模糊的花海

到達勞特布魯尼,先不去看大瀑布,要先搭纜車到葛魯奇阿爾普(GrÜtschalp),再轉搭登山火車上繆倫,跟火車平行有一條健行的路,是觀光客就想看更多,我們下午還要去遊布里恩茲湖呢!當然,是直接搭火車上繆倫,那三大名峰排排站就要當火車掠過時,趕緊按下快門,不能恣意想看多久就看多久,上山因不知在何處,一下就錯過,下山時大家全神貫注得等待,我拍到了,我想大家應該都拍到了(在逛繆倫時,我在紀念品店買了這個經典畫面的明信片,但我想到少女峰車站寄出他,有人這樣奇怪嗎?拿別地經典畫面,蓋上一個不相關的郵戳,我是這樣想:一張東西兩地紀念,是多麼經濟又節能減碳呀!)。

↑三大名峰排排站。
 

↑搭登山火車,我跟幾位同伴看這車尾(下山的車頭)好玩,也不進入車廂坐,在這看火車尾巴的風景,我們看見火車加掛一節應該稱貨車箱吧!就只是一台很大的台車,上面放了一台腳踏車(坐駕駛旁邊小椅子上那人的),有蔬菜糧食,有幾位工人,有工人修路的工具,很有趣的畫面。

↑中途腳踏車騎士下車。

↑中途工人下車,還將看起來像小型混泥器搬下去。
 

↑到達繆倫車站。

走出車站,看見的就是隔著山谷,然後高聳的一片山佇立在眼前,書上這樣形容著"在深深切入勞特布魯尼山谷的懸崖上,宛如露臺般外突得細長型土地上,遍佈著可愛房舍的村莊",這段話形容的真是貼切,逛那繆倫小鎮真的是就只有上下2條道路,然後可愛房舍散佈其間,這中間再讓許多的漂亮花園填滿。

↑小鎮碰到好幾位日本銀髮族在寫生,真是太愜意了。
 

↑家家戶戶都有漂亮的花園,在那遇見的美麗花朵。
 

↑這片花園搭配那棟放木材的小屋與遠處的冰山,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畫面,藍色大飛燕草,怎樣看都美。
 

↑有幾棟房子很特別掛上大牛鈴,有新建的,有看起來很有歷史的,有裝飾看起來很花俏的,但不變的都是掛上大牛鈴。
 

↑這幾棟房舍看起來古樸有味,還有一些有可愛的木雕裝飾,那牆角的草菇是不是栩栩如生。
 

↑不看花不看房子,舉目望去就是一座座的冰山。

↑看著有人健行往下走,又跟下去看看,這裡遇見很可愛的電動摩托車。
 

↑還看見這蛋糕上常見的裝飾,紅醋栗嗎?真是漂亮的東西。這期間有人在超市看到美麗買了,怎麼吃?有天早上我們把他當水果分吃掉了,這酸的滋味難忘。

看著路一直往下,想著回頭的難,不一會兒就折回那像露台的主街,慢慢踱回車站。

依著時刻搭車下山,下到勞特布魯尼這裡有著名的大瀑布,勞特布魯尼的市街也是一狹長地形,後面一整面山壁,前面一個小斷崖,往下看,有一個陷落的小村落,這裡的房舍很特別,屋頂在正面多出一個拱形面。
 

↑大瀑布,我只遠遠觀,時間不多,多餘的時間跑去買冰淇淋。
 

↑陷落的小村落。
 

↑特色建築。

下午遊布里恩茲湖,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