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Maribor馬里博爾

旅遊日期 :2013/10/17



離開格拉茲驅車進入斯洛維尼亞的第二大城-馬里博爾,馬里博爾(斯洛維尼亞語:Maribor,德語:Marburg an der Drau)斯洛維尼亞東北部城市。鄰近奧地利,在德拉瓦河畔。



先到旅館放下行李後,大家在大廳集合走路去
古城區進行市區觀光,德拉瓦河分割了旅館與古城區,要進入古城區需要橫越跨在德拉瓦河上的德拉瓦古橋,大夥在橋前的冰淇淋店停下腳步,那裏的綜合莓果冰淇淋,酸甜的滋味至今還讓我懷念著。



這個城市說是斯洛維尼亞第二大城,但讓我感覺人還真是少,觀光客更是少,整個古城區大概就我們這團是觀光客吧。舊城有很多破舊,沒有維護的老房子,雖然破舊但還是整潔,這樣說雖然矛盾,可是這城市就是給我這樣的感覺,雖不富有但還是能維持著整潔。斯洛維尼亞據說已經是前南斯拉夫最富有的國家了,但與剛剛離開的格拉茲想比,這裡建築雖也有華麗的裝飾但就是帶有那麼一點滄桑。這個城市建城很早,羅馬時期即有居民,古建築很多,我看見了很多有奶油花裝飾的美麗建築與顯眼的紅屋頂,但我對建築實在不會鑑賞,根本也弄不清楚那些建築的年代,感受不到歷史的可貴。我主觀依著自己的喜好來體驗這城市,這城市有2個地方讓我印象深刻,一是有4百年歷史的葡萄藤,很感動喔,藤蔓都能養成老樹,讓百年藤蔓依附的建築是那樣亮眼,創造出觀光賣點,反觀台灣為了建設一直砍樹,創造出很多沒有生命的物體,沒有生命能讓人有感情嗎?二是外觀美麗的郵局,喜歡郵局那棟建築的顏色,因為外觀讓我衝動跑進去買郵票,衝動買郵票的下場是,要在短短的幾天,還停留在斯洛維尼亞時,趕快把郵票用掉。




過橋前遠望古城區,城後方的山坡都是葡萄園,在斯洛維尼亞或克羅埃西亞到處可見到葡萄園,葡萄酒不出口,在國際上不知名,可是品質也很好,有團員喜歡品酒,從行程開始即沿路買沿路喝,由他們口中得到的都是好評.



橋前好吃的冰淇淋店



德拉瓦橋被裝飾的很繽紛的橋欄,用毛線鈎的花朵,很特別



橋上看德拉瓦河畔的古城建築風景



橋上看德拉瓦河上的天鵝







有4百歲的老葡萄藤架,附在這片建築的牆上,裡面是葡萄酒的博物館,看見一對外國夫婦在品酒買酒,藤上還能結出葡萄



市政廳



美麗的建築與黑死病紀念碑



馬里博爾大學在馬里博爾城中心,奇怪校園的模樣在哪裡?找遍照片只看見水溝蓋上寫大學城,果然建築於我都是亂看,教堂或是大學建築或是市政廳,我看我是弄混成一團了吧







附近應該是要看馬里博爾教堂跟馬里博爾大學,而我只注意到這棟有著美麗顏色的建築,我認得郵局字樣,想都不想就進去逛,裡面沒有外面吸引人,不甘沒有收穫,想~不能存錢也不能領錢,那我可以買郵票吧,結果,郵票居然長得好無趣,一點都沒有觀光味,海外郵資多少我忘記了,不過當時跟同伴聊起,這家規模大,有剛好面額的郵票,不用2張去拼裝,比起來零頭有少一點,但跟克羅埃西亞比,斯洛維尼亞的郵資比較貴.



郵票,單張有紅箭頭很單調的郵票,就是在這家大郵局買的,2張拼貼一起的薊花郵票,是在觀光區買明信片時順便買的,賣明信片的地方賣的郵票就是美一些.



逛到這裡,大家該火速趕回橋前來時的那一端,要看夕照金光渲染的古城美麗的模樣,結果沿途街景讓大夥的腳步緩慢,我跟同事第一到達河岸邊,看見金光消失前的那幾秒,不過我想最漂亮的光線大家都錯過了.




橋上看夕陽光照在古城建築上







河岸邊看夕陽金光渲染的古城風貌



光線消失後的建築就失色了



看完夕陽光線變化的景色,又過橋繼續逛未看到的另一邊城市建築,看橋右邊的區域,有猶太教堂和聖方濟教堂,還有些甚麼呢?光線昏暗我也沒有認真看,主要是跟去超市買水,斯洛維尼亞跟克羅埃西亞的石灰岩地形造就美麗的石灰岩溶洞和伏流瀑布,想賞美景就要扛水,這些國家的自來水含石灰質太高不能喝.




猶太教堂的側邊



聖方濟教堂的外觀



水好重啊,誰還能認真賞景啊,趕緊走回去旅館卸裝備.







網路資料-馬里博爾是斯洛維尼亞第二大城市。在1277年首次記載馬里博爾的猶太人,據說當時城市的四分之一居民都是猶太人,不過最可靠的數據來源是1317年的記載,其中提到猶太人聚居區位於城市東南部,在城市猶太居民人數最多的時候,整個猶太人聚居區包括了市中心的幾條大街,這些大街組成了城市廣場的主要部分。1410年左右,馬里博爾的猶太社區在城市中達到了相當重要的地位。而1450年後,外界環境則戲劇性的改變,根據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在1496年頒布的法令,猶太人被迫離開自己的居住地,而在移民與商業活動上也增加了對猶太人的限制,直到1861年,法令才被取消。著名的猶太經學家、拉比以色列·伊塞萊因作為卡林提亞、卡尼奧拉和施蒂里亞地區的大拉比,大半生都在馬里博爾居住。馬里博爾猶太教堂是歐洲地區保存下來的最古老的猶太教堂之一,也是斯洛維尼亞所保存下來的兩座猶太教堂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馬里博爾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皇室領地, 80%的城市居民是奧地利日耳曼族居民,而餘下的 20%則是斯洛維尼亞族居民,絕大多數的城市資本和公共設施都處在奧地利日耳曼族的控制之下。因此,那時候城市的名稱是奧地利名稱,被稱作Marburg an der Drau。在1918年奧匈帝國崩潰之後,以日耳曼人為主體的奧地利和南斯拉夫王國都聲稱馬里博爾歸屬於自己。1918年11月1日,在梅列的兵營,安東·霍利克上校舉行了一次會議,會議決定講德語的城市應當成為日耳曼奧地利的一部分。而參與這次會議的斯洛維尼亞族少校魯道夫·梅斯特反對這個決定,同一天,梅斯特被佔領城市的斯洛維尼亞軍團和斯洛維尼亞施蒂里亞國民議會授予少將軍銜,將所有的奧地利軍官和士兵解除武裝並遣返回奧地利。這時候,馬里博爾城市議會也舉行了一次秘密會議,會議決定不論如何都要儘力回歸奧地利,他們並組建了一支名為綠色防衛團(德語:Schutzwehr)的武裝部隊,包括近400名裝備精良的士兵,對抗前奧匈帝國斯洛維尼亞族魯道夫·梅斯特少校的部隊。在11月23日的清晨,斯洛維尼亞部隊解除了綠色防衛團的武裝。從那之後,再沒有威脅魯道夫·梅斯特在馬里博爾地位的力量出現。馬里博爾在2000年的時候被命名為阿爾卑斯城市。2012年馬里博爾同葡萄牙的吉馬良斯一起被選為歐洲文化之都。馬里博爾同時也是2013年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的主辦城市。~摘自台灣WIK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